九一制作天美果冻麻花

站内搜索

集团要闻

集团要闻

融汇四海&苍产蝉辫;能济天下

齐鲁晚报:400米井下的别样春节

2012-01-29 责任编辑:集团公司

 

大年初叁,本报记者探访太平煤矿

400井下的别样春节

 

 

 

                       

 

 

/本报记者 马辉 片/本报记者 张晓科
  大年初叁(25),记者来到位于济宁邹城市太平镇的太平煤矿,深入到400多米下的矿井进行探访。
  在这里,值守和加班的工作人员远离春节,远离家人,却守护着责任。
井上井下400
感受四季变换

  大年初叁的上午,在太平煤矿的安全调度室,调度员王开键不时地看一眼显示屏上的监控数字,每隔一段时间就和井下的值班人员通一次话。“井下的生产已经停工了,但只要井下有一个人,安全弦就不能松。”王开键说。
  记者在更衣室换上矿工服,外边穿上棉坎肩后,便随着太平煤矿政工科工作人员王来文下了矿。刚出更衣室,在乘坐罐笼下井的井口处,低过零摄氏度的气温让人瑟瑟发抖。井上的把钩工靳运西常年在井口处,他告诉记者,这里风大,比井下冷,必须穿着厚厚的棉衣棉裤。
  进了罐笼,靳运西确认安全后发出信号,罐笼便迅速朝着地下进发,大约1分钟后,罐笼抵达400多米深的井下,而这里的温度明显要比刚才高出许多。王来文说,冬天从井上到井下,煤矿工人每天都要经历4个季节,“井口处是冬天,井下的大巷里是春秋天,而到了采掘工作面,温度能达到二十七八摄氏度,跟夏天差不多。”
  下了罐笼,要想抵达采掘面,还要走很长的距离。在通过工作面的北大巷,记者坐上了专门载人的人车。这是一种有轨小列车,人要钻到狭小的车厢里,人车缓缓前行,约前行千米左右,由于前方不具备通车条件,记者便从这里下了车,继续步行。
  越往前道路就越难走,记者去往的是2703联络巷,目前,这条通往煤层的通道正在进行掘进作业。上坡、下坡、高度不足一米的通道、支架和防护网随处可见。
大年初一升了井
才能给亲朋好友拜年
  在太平煤矿井下400多米的北大巷里,运输工区的煤矿工人刘兴龙正在和工友们铺设混凝土。从农历腊月廿七到大年初叁,刘兴龙都在矿上,一次家也没回过。270的路面,还差100多米就要完工了。
  “别人越是放假,我们运输工区的人就越忙活。”刘兴龙说,平时正常生产期间,运输工区的工人多数在维护和修理运输工具,大巷里的这条轨道,是人车和煤矿工人往来工作面与井口的必经之路,平时为了维护正常生产,没有时间进行大修,趁着春节放假,抓紧进行检修,争取大年初九复工之前把这条道路平整好、轨道铺设好。
  订道班班长邢广军已经好几年在井下过年了。除夕夜,订道班还在井下忙碌着。大年初一早上升井后,头一件事情就是给家里亲朋好友拜年,再问问今年春晚又演的啥,完了之后,拿着饭盒到食堂里吃饺子。“从除夕到初二,矿上连着叁天给我们提供免费的水饺,感觉特别温暖。”
  运输工区的煤矿工人谢洪亮说,“过了年,工友们踏着新水泥地去工作面,肯定特别高兴,我们苦点累点也值得了。”
“在井下值班,
感觉心特别安静”
  通常情况下,井下一个班,工作人员要二叁百人。春节期间,各工区就留两叁个人值守。在第九工区,记者大约用了半个小时才找到了正在巡查的工人谢立涛。
  由于这里的温度比较高,穿着一件外套的谢立涛正拿着矿灯来回巡视,他这一个班要8个小时。“平时在井下的人特别多,大家有说有笑,春节值守期间,我们工区只有我和另一位工友值班。”谢立涛说,他们两个人分头巡视,主要看看顶板稳固不稳固,巷道里有没有发生透水的情况,空气流通情况如何等。
  “在井下值班,感觉心特别安静,这里没有春晚,没有音乐,没有网络和电话,只有一盏矿灯和自己手里的活。”谢立涛对记者说,虽然春节没法和家人一起过,但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他们创造幸福,也挺满足的。
  煤矿工人齐全武说,“井下不具备通讯条件,升井后连衣服都顾不上换,得先给家里老人和孩子打个电话。”
  远远地望着,谢立涛又出发了,沿着一道坡下去,远处是另一个采掘工作面,再过几个小时,他就可以升井回家了。

 

咨询留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