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武“赛技能” 尽展“新形象”
——济宁能源发展集团第四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侧记
这里,虽然没有战场上的硝烟,却有着和战场上一样的紧张气氛;这里,虽不是古代的“华山论剑”,却是展示自身技能和团队实力的一场激烈竞争。
-----题记
令人瞩目的“第一次”
“巷道顶帮支护完好,通风良好,机电设备完好,确认完毕……”
这是花园煤矿探放水专业组成员
而此时的巷道另一端,参加巷道掘进技术比武活动的安居煤矿掘进队伍在8时45分就已正式进入比赛迎头,开始了打眼放炮的头道工序。
这是集团公司为进一步缓解采掘接续紧张局面,全面提升掘进队伍和探放水技术水平,激发广大职工学技术、比技能、提工效的积极性,以便增强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提高标准化操作技能和整体素质,而特意增加的技术比武项目,这在我们集团还是第一次。据了解,不仅仅是在我们集团范围内,就是在全国职工技能大赛中设置巷道掘进和探放水技术比赛项目的也不多见。
为了确保此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集团公司赛前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并专门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本次掘进技术比武参赛队都是来自济宁能源所属矿井,即运河煤矿、义桥煤矿、阳城煤矿、安居煤矿、花园煤矿、霄云煤矿、鹿洼煤矿、太平煤矿各选派出一个班组代表矿参加比赛,共计8个班组,每组由9名掘进工选手组成,其中组长一名。比赛共八天时间,采用抽签方式决定比赛的顺序,每天各有一对矿井参赛,地点设在安居煤矿胶带巷,比武要求每支参赛队务必在8小时内完成一个循环(打眼、爆破、装岩、锚喷),每场比武都有6名裁判现场把关。最终,安居煤矿和霄云煤矿获得巷道掘进技术比武一等奖;阳城煤矿获得探放水技术比武一等奖。
令人信服的“裁判语”
据第四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副裁判长李取生介绍,本次巷道掘进比武活动最大特点是:组织有序、紧张激烈,安全文明,比武氛围好。本次活动是集团公司成立以来举行的规模最大、参加项目最多、经历时间最长的各工种全工艺的技术比武活动。各参赛队现场完成紧张有序地比赛后,现场进行点评,指出操作中的不规范行为,并对各工序衔接上提出改进意见,各矿认真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共同提高了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
担任巷道掘进的裁判员郑伯林则告诉记者,通过比赛,在现场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比出了最短时间为201分钟,最长时间为390分钟;掘进进尺最大达
当问及此次巷道掘进技术比武存在的问题时,裁判员马永贞说,在操作技能方面,还有一定的不足,个别队做引药不规范,放炮母线未及时悬挂,放炮前后不能及时洒水降尘,普遍存在放炮光爆达不到预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放炮过程中有叁个队出现了拒爆、抽炮及瞎炮现象,尽管各参赛队都进行了正确处置,但对掘进安全和效率有较大影响,要求各矿都必须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提高爆破安全及效能。
裁判员梁世学则补充说,不足之处还有一个,即在劳动保护用品的正确佩戴上还有欠缺,在手指口述、安全确认上各矿存在较大差异,个别环节有欠缺,需要进一步完善。尽管如此,本次技术比武从整体上看,依然是比出了安全,比出了干劲,比出了技能,比出了工效,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掘进安全操作技能和综合效率,说明我们的掘进队伍在组织生产上还有潜力可挖,是一次有意义的探索。
而探放水比武活动则是在
当我向第四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副裁判长闫利显请教阳城煤矿获得探放水比武第一名的得分点在哪里时,他爽快地说,无论是谁拿第一,探放水队伍都有两个基本的得分点:一是该队伍的组织能力强,协调配合好;二是每个队伍成员的手指口述标准,行为操作规范。阳城煤矿的探放水队伍在比赛时,这两个基本的得分点发挥的最为出色,分最高,所以拿了第一。
探放水比武裁判员李文灿告诉记者:比赛之所以有差距,有的还很大,主要是基于四点原因:一是心理素质差,尤其是当选手发现钻机与自己矿常用的钻机不一样时,一开始上场操作心情上就受到了影响;二是紧张所致,有的队上场后竟忘记了最基础的工作——敲帮问顶;叁是不习惯,因为有的矿手指口述方面执行的力度不大,导致上场后进行手指口述时,不习惯,反应慢,口述内容与操作行为不匹配,不规范;四、不注重细节,尤其是在临时停钻时,没有往后拔钻,没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做到位,因此这一项失分的最多;另外还有模拟见煤时漏挂瓦检仪的、不检查机械设备完好情况的等等。
探放水比武裁判员欧阳广臣则说,探放水比武暴露出来我们的队伍有软肋——眼高手低,好多工序,能够口述出来,却做不到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不紧密,通过这次“自检式”的技术比武活动,希望大家都能够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进一步规范现场操作行为,自觉主动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并找准自身的失分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充电”补课,以求来年再战。
令人向往的“大舞台”
本届职工技能大赛前后经过10天的时间先后组织了巷道掘进、探放水团体和矿井维修电工、钳工、综采支架工、瓦斯检查工、叉车司机等7个项目、23个场次的比赛,共吸引了集团所属13个公司的200多名选手前来参加比武,比往届多了150多名选手,真可谓规模大,参赛单位及选手众多。
毫无疑问,技术比武活动为职工提供了学习技能、增长知识、提升素质的平台,搭建了他们施展本领、展示自我的大舞台,职工增强了学习岗位操作技术的自觉性,许多职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集团公司物业中心的张祖彬在参加完矿井维修电工的技术比武后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以往没参加过此类比赛,感觉没什么了不起,今年参加后才发现,自己和第一名的差距太大了,今后若再不好好学习、多多锻炼还真有被淘汰的可能。”而运河煤矿朱泽建参加矿井维修电工比赛时的作品则被裁判员张海燕、高中锋等钦点为“样本作品”,今后所有选手再参加比赛时可以此作品做参照标准。
不难看出,对于技能大赛,参赛者个人视为一个横向学习交流的最好平台。而对于积极组织实施的单位来说,同样是对本单位职工队伍进行全员业务培训提升能力、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好机会。准备大赛的过程本身就能提高大家业务素质能力和水平,这是承办单位在新的条件下,提升办事本领、拓展技术交流的有效途径。为了能在技术比武这个大舞台上展现自己,我们只有不断努力,不断去超越,发扬不怕苦、不怕累、奋勇争先、永争第一的精神,才能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
大赛组织者、集团公司工会办公室主任苏进步说,技能大赛,最主要还是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营造一个劳动光荣、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集团公司的安全发展、科学发展也离不开职工素质的提升,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及技术比武活动,对凝聚技术创新力量,展示青年职工形象,推动岗位建功的深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和舞台。
据苏进步介绍,此次技能大赛还得到了市总工会领导的大力支持,
令人鼓舞的“新风尚”
本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得到了集团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董事长虢洪增、党委书记乔志猛百忙中出席了技能大赛开幕式,鲁泰煤业公司总经理李合军、济矿集团总经理张广宇分别在技能大赛开幕式上致辞。
在职业技能大赛的表彰大会上,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薛培华宣读了获奖名单,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济矿集团总经理张广宇在讲话时指出: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制定一套详细、周密、可操作性强的方案。
各公司和各级工会组织要切实把职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的计划纳入本单位的工作目标,真正把提高职工素质列为今后工作的重点,不断探索创新提高职工素质的新思路、新机制和新方法,要确保考核激励机制的有效落实。
没有激励,就没有动力。要坚持使用与培养考核相结合,待遇与工作业绩相联系,能力与工作岗位相对应,对涌现出的优秀人才,加强培养使用,在评先树优和提拔重用上,按程序优先推荐;要完善以“比业务、学技术、赶先进”为主题的岗位技能比武机制,通过公平、公正的比赛,使大家能够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奋发学习、互相帮助,大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把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再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要进一步提高优秀人才学习的热情和荣誉感,凡在公司及上级技能大赛中获得较好名次的选手,都要大力表彰奖励,优先推荐为集团公司及省市级首席技师,并为他们积极争取技能等级和技术等级资格,建立和完善技术人才档案,切实加强管理工作。尽一切力量为职工搭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施展才华、展现抱负的平台,挖掘、培养、选就一批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工,为集团公司下一步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集团公司要完成既定的安全生产及经济目标,就必须精心组织和广泛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到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技术创新活动中来,不断提升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进一步在集团上下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新风尚,广泛动员开展职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集团机关 王传钧)
记者手记:
采访之后,记者深深地感受到,学技术、练技能、当能手、做贡献,这种形式的技能比武,既是对自身工作能力的一次大检阅,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搭建了一个展露才华的舞台。当然,任何成绩的取得都与平时艰辛的训练和刻苦的学习密不可分,每一个荣誉的背后都隐藏着辛勤的汗水;比武只是一个天秤,左边装着汗水,右边放着成绩;济宁能源发展集团第四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虽然已经圆满落下帷幕,但它不是结束,而是“以赛促学以技比效”的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漂亮的“加油站”。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