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制作天美果冻麻花

站内搜索

集团要闻

集团要闻

融汇四海&苍产蝉辫;能济天下

最能解决难题的机电掌门人——记花园煤矿机电矿长李祥红

2014-04-12 责任编辑:集团公司

最能解决难题的机电掌门人

 

——记花园煤矿机电矿长李祥红

 

俗话说:“出炭不出炭,关键看机电。”2011年,李祥红来到花园煤矿担任机电矿长。面对地质条件复杂、新工人多、设备跟不上现场需求等诸多难题,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为了多出煤,出好煤,他带领技术骨干搞科研,攻难关,为矿井的减员增效、节资降耗、安全生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少花钱  多干事

 

 “少花钱,多干事!”李祥红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在花园煤矿,他带领机电团队,根据井下条件的变化,设计和改造了一批具有“花园特色”的配件、设备和配套设施。花园矿煤仓顶原来使用的是两部11KW刮板输送机,故障率较高、配件损耗和维护量大,重新购置需要近30万元。他设计了2台由7.5KW电动滚筒制作的简易皮带,替换掉原来的刮板输送机,两部简易皮带机的造价不足3万元,大大降低了事故率,减少了资金投入。原来煤仓放煤使用的电动抽板,不易操作,故障率较高,他设计了手动分煤器,只需用手轻轻一转,就将原煤分不同类型放下,设备简洁,维护简单。他设计的35KV 变电所低压柜掉电指示灯,提高了设备的安全度。花园煤矿的井下地质条件复杂,为了更好地服务生产和安全,他率领技术团队设计、革新,完成了“一采区皮带机进行升级扩容”、“井下皮带张紧装置”等57个项目。这些革新、改造有的改变了“大马拉小车”带来的浪费,有的使维护和操作都更简便。

 

济矿集团总经理张广宇来花园矿检查工作时也多次赞扬李祥红,他说,我们公司的生产现场就要多开展这样的发明创造,这些小改小革在实际生产中不仅省钱、省力、省时,还带来方便、提高效率、增加了安全度,为公司的安全生产发挥了切实的作用。

 

让不可能变成可能  让可能变成现实

 

2013年初,花园矿要施行集产集休制度。这项制度可以优化劳动组合,提高劳动效率,减少公司非生产性支出,但要使整个矿井能做到“人来机器转,人走设备停”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让可能变成现实。他首先在集休制度施行前对机电管理、检修、设备运行时段等一些列方面进行了改革,采用“集中检修、状态检修”等方法,消除机电影响。每逢集休前,他要根据休息时间长短和设备运行状况制定检修方案。集休期间,他带领机电队伍进行检修维护,2013年全年他出勤高达343天。自集产集休制度在花园煤矿实施以来,从未出现一次因机电故障而影响开工的现象。

 

集产集休制度施行以来,花园矿在没有增加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告别了一支外委队伍,又从各个机台抽调人员建立了两个掘进工区和一个洗煤厂,设备完好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与2011年相比,煤炭销售量增长了20%。这不能不说是煤炭行业的一个创举,一项奇迹。

 

启动洗煤厂  盘活闲置资产

 

2013年初,花园矿闲置两年之久的洗煤厂终于开始运行了。在整个行业不景气的时期,开采成本高、品种单一成了制约公司生存的瓶颈。启动洗煤厂无疑增加产物种类,扩大的市场的好路子。洗选设备闲置两年多,自然老化,技术队伍为零等问题都急需解决。好在集产集休制度建立后,各岗位都富余出替班人员,这部分人员充实到洗煤厂后,人员问题解决了。他联系兄弟单位,安排职工去“取经”,技术队伍建起来了。剩下的就是解决设备老化和对系统进行改造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亲自到机修厂挑选工人,现场指导维修。他对原煤分级筛筛孔进行改装,没花几个钱就提高原煤分级筛的处理能力和分选效果。东浓缩池需要清理,他设计一部简易皮带机,号召干部职工学习“落陵精神”,通过人工“攉煤”的方式共清出煤泥400余吨。

 

为公司“量身定制”  培养专业技术“高手”

 

李祥红认为公司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团队。他首先从稳定机电队伍抓起。然后又开展了机电技术培训、技术比武等活动。同时还制定奖罚机制、考核办法和机电人员星级考评等。他要求机电人员多跑车间,多干活,在现场发现并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很快就克服了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的缺陷。有了这份努力,花园矿在集团公司第四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才涌现出了纪学兵、任忠国这样技术上的佼佼者。

 

工人说:“李矿长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点子多,只要是机电方面的事,不管啥难题,他总有办法解决。还有一个就是他用的办法看上去有点‘土’,但是绝对不能小瞧他的土办法。洗煤厂没成立之前,他利用旧皮带机改装了一个土洗煤装置,真为矿上创造了不少经济价值。”

 

                                                        (花园煤矿  柏鸥)

咨询留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