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煤矿&苍产蝉辫;&苍产蝉辫;张伟
7月19日,有幸参加了由矿组织的女职工下井体验生活,听到下井,既兴奋亦紧张,在矿工作了四年,看过了副井罐笼的上上下下,看过了矿工朋友们疲惫而又伟岸的身影。煤矿,犹如一张黑色的面纱,吸引着我想去一探那黑纱背后的秘密。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早晨8点半,在澡堂换上准备齐全的工作服、靴子、毛巾,戴上必备的安全帽、自救器、矿灯及定位卡,虽然装备不多,但是份量可不轻,差不多叁斤重。虽然衣服不合身,靴子不合脚,可是因为兴奋、好奇、紧张都统统抛在了脑后。入井前,分管安全的王助理耐心细致的向大家讲解了安全注意事项,看着大家的那股认真劲,真有一种要上前线的样子。
9点10分,第一次走进罐笼,我的心也随着它缓缓地向井下500米靠近,2分钟左右,大家从罐笼出来,下井口灯火通明,并没有想象中的漆黑一片,紧张的心此刻放松了许多。大家按着领队的要求,开始向目的地出发,经过轨道大巷,两边的安全警示标语格外显眼,一幅幅图鲜活伶俐,一句句话深刻发省,顿时,我的脑中一遍遍在对自己说:“安全,安全,我要安全,矿工兄弟们,你们一定要安全啊!走出大巷,背后的亮光一点点减少,直到眼前漆黑一片。顺着手上矿灯的光线,偶尔会看见一两个标示牌,失去方位的我,知道此刻所在地为1323轨顺电站,具体离目的地还有多远,谁都不知道,只能跟着大家伙慢慢地往前走。一路上,泥泞、潮湿、黑暗、压抑接踵而至,真有打退堂鼓的念头,可隐隐约约看到有几个矿工兄弟在干活,立刻对我的这种想法感到羞愧,走近他们,满身的汗水早已将他们湿透,像从水里出来的。可是谁也没有就此而停工滞工,我虽我不是矿工家属,可看到他们,我真想上前给他们递一杯水擦一把汗,说一句宽慰的话。延着预定路线继续往前走,不知道方向,不知道具体位置,一会走到了坡度有16度左右的下山,一会又爬上了12度左右的上山,崎岖不平、又湿又滑,看到大家都累的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可谁都没有掉队,没有放弃,一直走到了目的地---1321采煤工作面。站在那里,口渴、劳累、闷热笼罩着我们,真有如世隔绝的感觉。此时,大家的体力也亦耗尽半数,想到返回的路程,我不禁为自己捏了一把汗,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到升井。
一路上,有下井经验的同事给我讲解了他的下井工作情况,拉了拉家常,走在这黝黑、闷热、潮湿的巷道里,感觉自己已没有那么单薄、恐慌。一步步,一段段,走在这条长长的巷道里,对于我来说,是第一次或许也是最后一次,对于长期工作在这里的矿工朋友们来说,这就是他们的战场,我真的为他们感到自豪,感到骄傲,佩服之心油然而生。回程的路上,体力耗尽许多,双腿沉重如铅,此刻,想象着自己平时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工作,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经过短暂休息,我们又继续了返程之旅,坚持、坚持、再坚持,终于回到了下井口。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以前,听说过煤矿工人很苦,心想,不就是挖煤吗?又不是人工去挖。通过这次的下井体验,我只想由衷的对广大矿工兄弟们说:“你们真伟大!谢谢你们的付出!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