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诚心、细心,感知文字的魅力
7月2日,我参加了集团公司组织的通讯报道员素质提升培训班。整整一天,两位老师的课生动活泼,妙语连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我了解了更多新闻写作方面的要点,也让我对新闻写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就从以下几点谈谈我对这次培训的体会:
一、做有心人,转换角度,跳出固式思维。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有的时候想写点什么的时候苦于没有题材,总觉得每天发生的都是重复平淡的事,没有什么好写的。其实,横看成岭侧成峰,我只是没有尝试从不同角度去看世界。正如逄主任讲课时提到的,在别人都已经报道了无数次航天英雄杨利伟多么伟大多么英雄的一面时,他另辟蹊径,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让我们知道了英雄原来也是普通人,也会有压力,也会害怕,还原了杨利伟真实的一面,让我们看了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更加打动人心。所以,要想写好新闻,就必须要做个有心人,“平常中看出不平常”,才能抓住读者眼球,让人耳目一新。
二、以诚相待,真实反映,平凡中体会真情实感。新闻写作不能闭门造车,纸上谈兵。新闻稿件不一定非要多么有深度,但一定要真实、真诚。如逄主任分享的北川地震期间的实地采访,如果不是一路跟随、同吃同住,很难体会援川医生面临怎么样的考验,平凡写实的语言让读者看了更能引起对援川医生们的敬意。如果没有深入一线,可能只能凭想象写着“在艰苦的条件下....”,也打动不了人心。所以,要想写好新闻,就必须要不怕麻烦不怕吃苦,只有到过现场,深入事件本身,写作才有底气,文字才有灵气。
叁、细心挖掘,观察体会,细节中见深度。逄主任举例的美联社对于香港回归那天的现场描写,让我十分动容。描写五星红旗升起的画面让人感觉到当时的庄严和喜悦,而对即将离任的总督的“充满着泪水、紧咬嘴唇”等细节描写更是画面感极强,整篇没有慷慨激昂的文字,只是用很普通的语言缓缓叙述着了一个时代的终结和一个时代的开始,给人心灵的震荡。还有“数弹孔”的故事,台儿庄我也去过,那面弹孔墙我也亲手摸过,却没有想过去探究这里面的故事和历史,看看也就过去了。所以,要想写好新闻,就要深入细节,“去其肉,见其骨;去其骨,见其髓”,即使语言很通俗,辞藻不华丽,也能让读者穿透表面看到你想要表达的意境。
两位老师在课堂上倾情教授让我们感到受益匪浅。特别是下午吕主任给我们提炼了写好新闻的12个关键词,对于我这样的入门者来说非常实用。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多学,多看,多练,多积累。写好一篇文章,不管是新闻还是其他题材,文字功底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积累,你所想表达的情感和内容就没法准确地通过文字表达出来,或者表达不完全。就像逄主任借鲁迅先生评价贾宝玉的语体来评价莫言一样,既生动地表达了对莫言的敬意,又使语言有了深度。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积累,那样,笔下的文字才会变得有感情,有光泽。
█物资公司 仲 欣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