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制作天美果冻麻花

站内搜索

职工文苑

职工文苑

融汇四海&苍产蝉辫;能济天下

忆通天峡

2019-11-01 责任编辑:集团公司


这两日翻看手机相册,看到前些日子去山西通天峡的照片,脑海中满满的回忆涌上心头。

国庆节时,跟旅游团去了山西通天峡旅游景区,随车同行的还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他70多岁了,但是身体看上去算硬朗,至于还能不能爬得上那1600米的通天峡,至少当时我认为要借助缆车了。

大家纷纷叁言五语,讨论着要怎么爬上那通天峡、怎么爬山更省力、晚上要不要一起出来看夜景……。老人在我身后的位置,他几乎不怎么说话,当然我的话也很少,毕竟长时间坐车,我还是愿意拉上车窗帘,安静的做一个“耳机侠”。

只是时间太长了,免不得要打开窗帘看一下,却也不知道身在何处;邻座的朋友嘲笑道:“看看什么看,山炮,搞得像你认识地似的!”我也是很无奈,打算拿出手机来,给他展示一下微信定位的强大功能。这时候一个声音出现在我们的后方,“还没出山东呢!车还在聊城呢!”。

这个声音很是低沉,显然不是老人同座的女子。我转过身去,却也不敢仔细盯着老人看,然后打了一声招呼,大概是:“老人家果真是历经岁月的人,这小地方都能认得出来,想必您之前一定去过通天峡吧!”。

老人没有说话,他指了指前方。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几个大字赫然出现在我的脸上,原来是高速公路指示牌,真是尴尬。“年轻人不要总是戴着那玩意,不然,你错过的要比你得到的多得多!”老人说着指了指我的耳机。

“这老爷子,都出来了还管得那么宽”,老人同坐女子说道。“老爷子年轻的时候在山西待过一段时间,所以此次也算是故地重游。”那女子是老人的女儿,本次去山西,是为了还老人一个心愿,再畅游一次青春的记忆。这倒也拉开了老人的话匣子。

在随后的交流中,我浅知老人年轻时在山西吃过苦,经历过挫折,带走了很多记忆,留下了更多的牵挂,就连这身边的女子,都有山西人一半的血统。这一路上倒是真没有再摸手机,只是我连说话的缝隙都没有了,毕竟我吃的这几碗“干饭”,其中能夹杂多少“菜叶”呢!

大巴到达宾馆的时间已是傍晚,和老人在一个桌上吃过晚饭后,我们便相约今天好好休息,明早一同爬通天峡。第二日早上去通天峡的时候,老人一路上安静了下来,一言不发。我转过身看了看他,试图想要找出一个话题,却突然发现,原来我和手机最“合拍”。

记得老人突然说话:“当初我就住在这石头屋里,在这石头屋里住了7、8年的时间,还有那我开垦出来的一排排的梯田……”

往后的话我也记得清楚了,大多是老人回忆自己那段艰苦的岁月。那些话很是触动于我,既感叹那如歌的岁月,也突然发现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走马观花,去经历那些所谓的“经历”,更多的是有没有烙下“掌纹”、留下“脚印”。岁月如梭,时间带走了青春,却没有带走那些石头屋和小梯田。

当日,我们和老人一起登上了通天峡。

■义桥煤矿  仲林

 

 

 

 


咨询留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