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制作天美果冻麻花

站内搜索

职工文苑

职工文苑

融汇四海&苍产蝉辫;能济天下

切勿忽视“偶发” 让“想不到”转化为“可预料”

2019-11-25 责任编辑:集团公司


今天看报纸,一则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发生一起森林火灾,工作人员在排查起火原因时,既没有发现附近有人员作业,又没有找到被丢弃的烟头,只在现场看到一个被烧焦变形的矿泉水瓶。后经过专家鉴定:是矿泉水瓶引发的山火。

原来,该矿泉水瓶里剩下一些水,产生凸透镜的效果,阳光通过这个“凸透镜”聚集在下面的茅草上,使茅草温度达到燃点,茅草便自燃了起来。

看完这条消息我不仅感慨,一个小小的矿泉水瓶竟能引发一场山火。可这样的事件真的只是偶然发生的吗?随意丢弃的矿泉水瓶和一场山火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这就要引出一个着名的安全理论“海因法则”,即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在这场山火事故背后必定有大约29件未造成损失、未引起重视的轻度事故和至少300个剩一些水、被随意丢弃的矿泉水瓶。当然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不同类型的事故,上述比例关系或许并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这个规律说明了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某些偶发事故,看似难以预料,实则有其必然性。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要重视事故的苗头和隐患,否则终会酿成大祸。这些原理也适用于我们煤矿公司的安全管理中。

在一起煤矿事故的原因分析中,事故的发生可能有三个不同的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虽可导致事故的发生,但归根结底也是由人造成的,因此如何抓好 “人”将是煤矿公司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如今在运河煤矿深入开展的“安全不放心人员排查”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就很好地抓住了“人”这个最重要的因素。

“安全不放心人员排查”即排查出七种安全不放心人员:患病的;长期旷工缺勤的;1月内出现3次以上习惯性违章的;业务工作能力差安全意识薄弱,培训后3次以上补考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家有喜、丧或其他重大事项导致工作精力不集中的;性格偏执、易激动、情绪易失控的;因其他原因导致影响现场安全生产的人员。

各工区除对以上人员进行排查、登记建档、重点关注外,还利用班前会、下井前和开工检查确认的时机,通过多种措施,采取观察和逐一询问的方式,对当班出勤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发现行为异常、精神萎靡、健康状况不佳者,立即停止其工作,确保人员全部安全上岗。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则从另一个方面杜绝了上岗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职工通过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牢固树立安全风险意识,准确掌握安全风险辨识方法,降低事故隐患。科室、区队和班组则通过精准管控、落实隐患排查治理措施,切断隐患产生和转化成事故的源头,实现关口前移,把“想不到”转化为“可预料”,更进一步转化成“可控制”、“可消灭”,从根本上防范了事故的发生。

█运河煤矿&苍产蝉辫;杨青


咨询留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