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靡一时的《舌尖上的中国》看过的人都知道,这部纪录片涵盖中国大江南北甄选食材的采集、制作、烹饪的全过程,是一场视觉和味觉的盛宴。再多的山珍海味,萦绕在你心间的永远是妈妈的味道,她是儿时记忆的味道,是一种家的味道。
小的时候,每逢过年,每家每户都过油酥酥菜,有土豆、山药、鱼、肉,祈求来年富足有余。我最喜欢的就是酥土豆,将洗好的土豆切成长条状,把土豆条用盐、花椒粉、味精腌制一会,将和好的面糊倒入土豆条中,搅拌均匀。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妈妈在院内支起大锅,将油烧至七八成热,娴熟地将土豆放入热油中。当炸至金黄色时捞起,放入铺好煎饼的筐中,这时的我们早就期待着眼巴巴的望着出锅的酥土豆,趁其不备偷偷捏一块就跑,妈妈总是叫嚷着“烫,小心吃,这帮调皮孩子!”却总也舍不得责骂我们。我小心翼翼把一块酥土豆放入口中,一股咸香立马在口腔中扩散开来,焦脆适中,挂的面粉不多不少,恰到好处。虽然很烹饪过程简单,但是吃过好多炸土豆,却总不及妈妈做出来的味道。
妈妈坐在阳台,阳光照在花白头发上,显得更苍老了许多,老花镜挂在鼻尖上,扒拉着筐子里芝麻,在挑芝麻里的杂物,像挑珍珠一般仔细。我知道妈妈又在准备我爱吃的芝麻盐,也是我们母女俩叙旧的开始,一遍一遍听妈妈讲我们小时候的故事,这或许就是我们常说的,人老了总是爱怀旧,回忆过去。捡芝麻,炒制芝麻,碾碎芝麻,然后装到一瓶瓶玻璃罐里。从不让人插手,每当这时我总会说:“妈妈,您做的现在花钱就能买到。”妈妈总会小声自言自语地说“买的不好吃……”
一罐罐芝麻盐承载着妈妈的爱,被我带到百里之外的小家。每打开一罐极大限度的挑逗我的味蕾,开启了尘封的记忆,勾起浓浓的思乡之情。对于每个人来说妈妈的味道各不相同,或许是一盘猪肉水饺,也或许是一碗鱼丸汤,更或许是一撮腌制的韭菜花,但是天下所有母亲的爱却是相同的。
现在儿子每每上学之前都问,“妈,下午吃什么?”我问“你想吃什么呢?”“我想吃妈妈做的辣子鸡了。”妈妈的味道如此一代一代的在传承,永不停息……
■金桥煤矿 宋士伟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