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的某一天,我只身一人背着一个学生包来到济宁这个陌生的城市,记得那天下着瓢泼大雨,公共汽车玻璃上一片模糊,分不清东西南北,好在有同学提前在车站接我,下车后一脸懵懂的样子,以至于到现在我对济宁的方向感依然很模糊,遇到别人向我问路时,我会很尴尬地解释说:“不好意思,我也不清楚”。
2017年1月的某一天,我变换了工作单位来到了金桥煤矿,当我下车的那一刻,我有意问了一下身边的同事,济宁监狱的这两道大门是不是朝南的,同事“嗯”了一声,当时我突然间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呼吸也跟着顺畅起来。十年了,真不容易啊,我终于找到方向感了……
说到这里,我开始寻思了,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的方向感如此之差,以至于在自己生活了十多年的城市里分不清东西南北,而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突然“大彻大悟”,我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学会了反思,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应该经常性的反思自己的言行,以及生命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
来到金桥的这几年,我养成了每天写工作日志的习惯,记录每天做了哪些事,哪些值得自我表扬一下,哪些还不理想需要再斟酌再改进。久而久之,我把写工作日志的习惯拓展到生活中,经常反思自己的为人处世是否恰当,言谈举止是否得体。有些人可能会问我,你这样生活工作是不是太刻板了,不累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不但不会感到累,反而感到很轻松很有成就感,因为每次反思都是在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更是自己在进步在成长的具体表现。通过反思让自己从小事上一点一点改变,这样的感觉踏实而美好,内心也变得平和平稳了许多,少了些许做事浮躁、遇事急躁、浮皮潦草的坏毛病,真正知道了一些事情的价值所在,知道自己的缺点短板在哪里,知道自己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该怎么做才合适。
就拿开车这件事情来说吧,可能是自己的车技不好的原因吧,我一摸方向盘浑身就不自在,身体会自觉不自觉地保持紧张和僵硬,神情也很不自然,有一种“苦大仇深”的感觉,即使路程不长时间不长,也会感觉特别累。后来通过反思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在以后开车时尽量保持放松,用最小的力气完成既定动作,尽量让汽车在启动和停止时柔和顺畅,家人也反馈没有了之前的急停、急刹的现象,紧张不安的感觉也随之“烟消云散”。
为了更好地反思成长,我学会了借助阅读的力量,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视野和境界,因为好的书籍充满着高密度的思考,每次与智者交流,总会获得触动你的观点和信息,不至于让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误入歧途、迷茫不前,甚至说“钻牛角尖”。反观自己以前做过的一些事情,现在想想很幼稚、很搞笑,那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反思,犹如一面镜子,它使我真正看清了自己,认清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建立一本属于自己的“错题簿”,时时检讨自己,时时警醒自己,尽量少走弯路,争取明天的自己比今天更完美!
█金桥煤矿 赵洪亮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