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我真诚希望,国际社会携起手来,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把我们这个星球建设的更加和平、更加繁荣!”。
以上这段话来自央视播映的大型政论专题片《大国外交》片头,讲话者为国家主席习近平。此片共六集,是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推出。当自己看完第一集后,就开始心潮澎湃的“追剧”。
待自己把六集专题片都看完后,激动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这里面讲述了国家领导人出访等等“大事”,而这些“大事”却又和每一名中华儿女息息相关,个人第一感触就是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发展中国家当中,可谓是发展中的“强国”但是没办法,中国人的谦虚和低调是骨子里的。而专题片里面介绍的内容很多很多,但对于我而言有四个地方记忆犹新。
第一个是“醒狮论”。在中国不断通过努力克服“千难万险”后,取得了一件件“举世瞩目”的成果,国力无论是在经济发展,还是军事力量,以及科技进步等方面均有大步提高后,传言东方有一只曾经深睡的狮子“醒了”,特别是在欧洲,于是乎各种“传言”让其担惊受怕。看到此处我在心里默默的笑了一声“呵呵”,低调的我们不会告诉他们“龙的传人”是啥。不过,习主席在欧洲演讲时谦虚的“承认”了“醒狮轮”,但明确表示,中国这头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听完这句话,不知到“有木有”人被“啪啪”打脸,但至少向世界明确了一个国家的态度也就是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第二个是“互交互解”。这些年习主席通过频繁出访,以此不断扩大中国“朋友圈”,我把习主席的走访互交,看成是一张行走的且是最高标准的“中国名片”,他走到哪里中国形象就到哪里,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从而认知中国,而不是通过“道听旁说”来了解中国,来认知中国。就例如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这也使坦桑尼亚观众了解到中国老百姓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习主席这些中国影视作品,让外国观众直观地了解到一个真实、多元的中国,常常成为中国领导人手中的“文化国礼”。
有一个触动点,也让我印象深刻,一个非洲元首级别的领袖,90岁总统穆加贝,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包堡峰会上言到道:“习主席正在做我们曾经期待殖民者做的事,他是个男子汗,他是上帝派来的”。
第叁个是“七年的农民”。习主席到访哥斯达黎加的一个咖啡种植园农场主户,在与他全家人交谈的时候,直言不讳的道出自己来自于基层,也曾经做过7年的农民,我和普通民众有着天然的感情。当翻译将这段话讲给农场主听后,农场主一脸的“蒙圈”的表情告诉我他很惊讶,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会以自己做过农民而感到荣幸,这一点一时难以理解。事后,而他的儿子更是表示,很少有元首能够因他曾经是农民而自己感到骄傲的。我想说,习主席已经很低调了,要是告诉他中国的开国领袖也曾经是位农民,不知道他们作何感想。我想当他们慢慢的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后,会慢慢理解的。
在交谈最后,习主席也坦言道,中国现在也有很多的贫困人口,下一步也要集中力量,把中国的贫困人口问题解决一下,这可能是他以后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我也相信会在不久的将来“脱贫”这两个字会慢慢被人们淡忘。
最后一个就是“一带一路”。坦白讲,本人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的时候,我的理解是:厉害了我的国,带头搞经济发展,一带领就是一路。后来才知道,压根不是这么一回事。正解为习主席倡议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然后多年以后,我的最初理解定会实现,随着国家的经济与军事力量等不断的崛起,大国地位不断的被他国承认并抛来“橄榄枝”。到那个时候我只想说一句:“厉害了,我的祖国!”。
■ 阳城煤电 曾然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