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朱家峁煤矿职工家属的陕北之行
去年的6月,老公调到了陕西朱家峁煤矿工作,每次送他离开,看着班车开走,心中都有好多的不舍,心中总是想象着,那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我也不止一次的听老公给我描述那里的天有多蓝,空气有多新鲜,温度有多宜人,无疑这又增加了我的向往。
今年女儿暑假一到,我便匆匆忙忙的收拾了行装,带上小儿子,和老公一起踏上去陕北的路,经济南、德州、来到了河北,在石家庄住了一晚,我们继续向西。出了河北,进去山西就见那连绵起伏的高山和络绎不绝的隧道,由于天气原因,近处的山上的景物还算清晰,一片一片的绿色,是些野生的树木,而远处的山就像害羞的少女披了一层面纱,若隐若现的,煞是好看!
经过两天一夜的舟车劳顿,我们终于来到了朱家峁煤矿,和济宁这边的矿区不同,生活区和生产区是分开的,分别建在两个不同的小山丘上,从生活区到生产作业的地方差不多要走10多分钟,老公说生产区是不允许家属进入的。
我们住在了老公的宿舍里,宿舍里本来住3个人,我们来到后另两位工友只有到处去借住了,总有一种鸠占鹊巢的感觉,真是深感歉意啊!
这里要说是简陋吧,也算不上简陋,但是总觉得条件还是比较艰苦的,离最近的镇子大概有六七公里路,全是山路,由于地处偏僻,也不通公交车,就这六七公里路,也犹如相隔“千山万水”,县城就更不用说了,开车大概一个小时左右。
刚来到时,我和女儿、儿子都异常的兴奋,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得来片刻的安宁,时间久了,安宁就成了寂寞,这里的娱乐设施基本上就是操场,还有一个台球室和乒乓球室。但一天几遍的玩,慢慢的失去了兴趣。
由于地域原因吧,饮食是一大难题,餐厅的伙食吃了几顿孩子就不愿意吃了,儿子一岁多点,结果20天瘦了半斤多,于是老公找车带我们去镇上吃个麻辣小火锅、喝碗米线这就是改善伙食啦,矿门口有两家餐馆,矿上的员工说这是他们这最豪华的大酒店,被称为“国际大酒店”,老公单位的领导请我们去吃过一回,与城市里比起来味道还是要差些。
虽然条件艰苦,可这里的人真的很朴实,憨厚,给人的感觉很亲切,无论是员工还是领导。晚饭过后,大家都在院子里散步,老公告诉我这是他们的矿长,那是他们的书记,我曾经不止一次的跟老公去过原来的矿,能看见这么大的领导还是第一次呢,而且我发现他们也是在食堂大厅吃饭,这和我想象中的大有不同,没想到领导能和员工同食宿,不由得心生敬意。
我老公把工资卡都交给我,说“我在这里花不到钱,你都留着就行,矿上每月都有补助我就够用了。”我听后心里感觉酸酸的,在这里的20多天,我发现不止我老公还有很多的工友也是如此,同来的一个小女孩对我说“阿姨,我爸爸就吃一个馒头,泡到免费的汤里就是一顿饭。”还有是我亲眼所见的一个员工去小卖店买酒,拿了瓶酒,售货员一刷,40几块,他连忙去换了一瓶,一边换一遍说“太贵了,喝点便宜的就行。”餐厅有两家卖面条的,一家5块钱一碗,一家2块钱一碗,但要等到晚上7点半以后才有2块的,我发现好多人都会等2块钱一碗的面条出锅再吃晚饭。
他们背井离乡,他们远离妻儿,来到这千里遥远的黄土地上,在这里扎根,在这里奋斗,他们省吃俭用,他们吃苦耐劳,他们……他们……说小了他们是想让家人过上好的日子,说大了他们是集团公司发展壮大、开辟省外基地的先遣部队,在我心中,他们是一群最可爱,最可敬的人!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