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这座因运河而生、而兴,享有 “运河之都” 美誉的城市,其大运河畔的龙拱港正书写着非凡篇章。4月25日,“跟着孔子游济宁”央媒、省媒采风活动走进龙拱港,见证了这座古港在新时代的华丽转身。
龙拱港,地处大运河的黄金位置,曾经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如今,它已脱胎换骨,成为内河航运的闪耀明珠。走进龙拱港,仿若踏入一个科技与传统交织的奇妙世界。在智能调度中心,整面墙的电子屏闪烁跳跃,各项数据实时更新。5骋无人集卡如灵动的舞者,在港口内穿梭如织,与传统运河码头的古朴记忆碰撞出时空火花,展现出黄金水道在数字经济浪潮下的涅槃重生。
为实现这一蜕变,龙拱港投入2.3亿元进行智能化改造。部署工业5骋专网、北斗定位、数字孪生等23项创新技术,规划建设18个2000吨级智能化泊位,目前10个泊位已建成投用。同时,配套9公里铁路专用线,从新兖铁路龙拱港站接轨至堆场后方,形成“前港、中铁、后园区”模式,一跃成为江北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公铁水多式联运内河港口。其内河智慧型集装箱港口成套技术成果,经中国港口协会鉴定达国际领先水平,并入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试点工程。2024年,龙拱港集装箱吞吐量达23万标箱,2025年更是计划完成35万标箱。
龙拱港不仅在智能化上大放异彩,在多式联运方面也成绩斐然。它作为连接京杭大运河与铁路动脉的战略枢纽,以 “多式联运” 为突破口,构建起“公铁水”立体交通网。铁路专用线直连新菏兖日铁路,与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无缝衔接,形成 “运河—铁路—海运”三位一体的运输体系。例如,煤炭通过铁路专线从陕西运抵龙拱港,再经京杭大运河运往长三角等地,每吨可节省运费50元左右,且“铁水联运”智能化调度系统实现了铁路箱全程线上调度,运输更为流畅。截至今年3月10日,铁路作业区到发集装箱已达2万余箱,件杂货累计14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龙拱港设立了山东省第一个内河水路运输海关监管场所,自2023年12月投入运行后,出口货物在港口就能实现装卸、申报、查验、放行一体化,进口货物也可直接运抵龙拱港清关,真正实现“家门口”即是“出海口”,为公司提供了更低物流成本和更便捷出口途径。
龙拱港的智慧化转型,也是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整体升级的缩影。济宁段136公里航道作为全国内河首个智慧航道试点,布设326套智能感知设备,构建起 “电子航道图+智能航标+船舶监管” 数字化体系。借助物联网技术,航道水深、船舶位置、货物信息等数据实时汇聚至云端平台,为往来船舶精准导航。智慧航道系统使船舶周转效率提升40%,年节省燃油消耗1.2万吨,减少碳排放3.8万吨。
站在龙拱港观景平台,无人集卡与运河船舶交织如梭,这是古老运河文明与现代数字文明的深情对话。当5G信号覆盖千年航道,智能算法优化集装箱运输,京杭大运河正书写新传奇。这不仅是技术叠加,更是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是文明传承的智慧重生。在这条重焕生机的黄金水道上,我们看到的是物流效率的提升,更是民族在数字经济时代勇立潮头的自信身姿。 龙拱港正以其独特魅力,打造内河航运 “黄金走廊”,让千年运河在新时代持续奔腾向前。
来源丨新重庆-重庆日报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